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硕士点 >> 正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5-14 [来源]: [浏览次数]: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化学,专业代码:0703

专业及研究方向:
(1)分析化学: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析、生物活性分析、环境分析检测。
(2)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应用有机化学。
(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合成。
(4)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催化化学、电化学
(5)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功能无机纳米材料、配位化学
学制:
实行3年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其中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5年。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要做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应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广泛掌握与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和资料,能够提出研究课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应用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等单位的教学、研究、产品研发及其相关工作。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1)分析化学: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析、生物活性分析、环境分析检测。

(2)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应用有机化学。

(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合成。

(4)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催化化学、电化学

(5)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功能无机纳米材料、配位化学

、学制

实行3年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其中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5年。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类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学位课注重反映基本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学科的前沿及发展动态,既要注意系统性,也要注重先进性和前沿性。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为加强研究方向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扩大知识面设置的。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还需补修相应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课程参考书目

1.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 Kenneth A. Rubinson, Judith F. Rubinson, 科学出版社,2006.

2.分析化学,R.Kellner等著,李克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第二版), Bard A.J., Faulkner L.R.著,邵元华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Analytical Biochemistry (Third Edition), David J. Holme, Hazel Peck, 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

5.Principles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ird Edition), Lakowicz, J. R. Plenum Press, New York, 2006.

6.荧光分析法(第三版),许金钩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7.高等分析化学,李建平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8.电化学原理和方法,张祖训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9.Nano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bert W. Kelsall,John Wiley & Sons Ltd, 2005.

10.有机化合物光谱鉴定,姚海文译,科学出版社,1982.

11.二维核磁共振简明原理及图谱解析,杨立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12.质谱技术丛书—有机质谱解析,王光辉等著,化工出版社,2005.

13.生物分析化学/现代化学基础丛书,鞠熀先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14.光谱解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洪山海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15.色谱分析概论(第二版),傅若农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6.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三版),宁永成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

17.天然药物化学,杨宏健、徐一新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

18.化学分离原理与技术,胡小玲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9.天然产物化学,刘湘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0.药物化学(第6版),郑虎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1. 药物分析(第三版),王炳强,张正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2.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6th edition), Jerry March,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2007.

23.高等有机化学,Michael B Smith,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4.理论有机化学,戴乾园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25. Organic Synthesis ( Concepts, Methods, Starting Materials ), Fahrhop, J. et al., VerlagChemie, Weinheim, 1983.

26.有机合成化学(第二版),黄宪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7.Principles of Organic Synthesis (3rd), Norman, Richard O.C.,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5.

28.高选择性有机合成,杨季秋编译,科学出版社,1991.

29.有机合成特殊技术,范如霖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30.药物设计学,仇缀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1.有机化合物光谱鉴定,唐恢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2.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结构化学中的应用,杨文火等编著,福建科技出版社,1988.

33.有机立体化学,苏镜娱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4.不对称合成,周维善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7.

35.天然产物化学(第二版),徐任生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36.手性合成——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林国强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

37.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8.近代色谱分析,傅若农,顾峻岭编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39.无机材料化学,林建华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0.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王国建等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1.生物高分子材料及应用,霍书浩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2. 催化化学,吴越,科学出版社,2000.

、重要期刊

《中国科学(B辑)》·《科学通报》·《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通报》·《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nalytical Chemistry》·《Chem. Commun.》·《Organic Letter》·《J. Org. Chem.》·《ACS Nano》·《J. Nat. Prod.》等。

、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和学科组(导师组)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和发挥硕士研究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程学习与实验研究并重。

3.教学方式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别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充分发挥个人的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注意因材施教。

5.实行学分制,所有专业要求至少修满36学分(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实践环节及学位论文的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4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1学分。

、考核方式

1.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所有学位课的考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方可获得学分,平均分70分以上(含70分)才能申请学位。非学位课程和其它培养环节的考核可采用考试、撰写课程论文或者考查等方式,均按百分制记录成绩。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均在第1学年至第2学年完成,未完成规定学分者不能进入中期考核。

2.考核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院主管领导批准(其中公共课须经研究生院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并不予补考。

3.中期考核: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考核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阶段。考核基本合格者,2个月后复查,以决定是否允许其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考核小组可做出终止学习的结论,做肄业处理。

、社会实践与科研训练

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社会实践环节不得免修。社会实践内容除了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外,也可通过参加社会调查等活动完成。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给本科生讲授4学时以上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完成40学时工作量。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指导,并写出评语,以学科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记2个学分。实践环节在前三学期完成。

科研训练是指通过各种科学训练活动,使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过程。通过训练,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在科研训练中,必须达到以下两条要求,完成并考评合格者可获得1个学分: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前,必须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并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1篇。在文献综述部分要总结和归纳前人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经开题报告会后,由学科导师组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定。

2.学术活动

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学校做一次公开的学术报告(不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认真参加不少于10次的校内外学术活动,应至少参加1次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并写出有关学术活动的摘要、笔记或体会,并由学科组进行考评(学术活动考勤由学院负责)。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和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硕士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学位论文经过导师认定合格后记2学分。

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注重体现本学科的先进性和前沿性,力求与国家、自治区的重大研究项目挂钩,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接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围绕课题独立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表明该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学位论文的撰写、检测、评阅和答辩,执行学校相关规定。